教育资源
联系我们

花园初级中学

地址:郊区陈瑶湖镇花园街道北大街

电话:0562-2931019

网址:http://www.tlhycz.cn/

教育资源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资源 > 2015年中考语文备战策略1

2015年中考语文备战策略1

发表时间:2015/4/3 15:11:20  浏览次数:2569


2015年安徽省中考研讨会

(安师大考试研究中心)

语文学科研讨专题讲座

                                 主讲  六安市名师工作室领衔人

            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周宏

 语文教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艺术。

由“奴隶造不出金字塔”导入:

 “金字塔的建造者,绝不会是奴隶,而只能是一批欢快的自由人。”
     1560年,瑞士钟表匠布克在游览金字塔时,做出这一石破天惊的推断。400年之后,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宣布:通过对吉萨附近600处墓葬的发掘考证,金字塔是由当地具有自由身份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建造的,而非希罗多德在《历史》中所记载——由30万奴隶所建造。

电光石火,石破天惊,我想到了我们的语文教育。

因为我们的语文教学一直在语文学习的无限广阔性和语文考试答案的标准化之间的矛盾状况下挣扎。(教《白杨礼赞》中的韦波插曲

教育和教训,一字之差,谬以千里。我们往往把“教”与“训”混为一谈;但是在儒家两大作品《论语》和《学记》中,不但根本找不到一个“训”字,甚至连“教”字也用得极为少见。

“学”是主动的,“教”是被动的,主动地“学”比被动地“教”更为有效,因此《论语》中有56个“学”字,《学记》中有48个“学”字,远远超过“教”字出现的频率。

语文学习最需要有独立自主的思维,而现实的考试又要有可供拿捏的抓手和方法,就像我们今天的培训学习和交流一样。这就需要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科学巧妙艺术的处理好两者的关系。

我的经验是:平时的语文学习注重广泛阅读、激发兴趣、养成习惯、把握规律——培养语文素养;迎接中高考挑战,要进行必要的训练——为取得理想的分数,适应社会现实。

今天我们就重点从后者说说,兼顾平时的语文学习。

今年是人教版语文教材使用的最后一年,从稳定的角度考虑,形式上一般不会与上年有太大的变化。但内容上一定会考虑到减轻学生负担。

我省的中考语文试题的第一大部分,其实是一套微型的完整的语文试卷,对语文素养的考查已经很全面了。因此研究第一大部分的规律特点,很有指导性和启发性。

举一例:1912年4月15日凌晨3时,当时世界上最豪华的邮轮泰坦尼克号在首航中于北大西洋触冰山沉没了。一般人把它当一悲情海难故事。尤其是好莱塢大片更是让人们感叹不已。但美国新泽西州大学戴维教授在他的《社会学》中作了这样的研究,揭示了许多社会现象中的本质。看下面两组数据:

A.乘客中69%的妇女儿童活了下来,男乘客只有17%的人生还。这说明了什么?(西方文明社会妇女儿童得到保护,获得优先救助)(如桃花源记: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B.三等舱乘客26%生还;二等舱乘客44%生还;一等舱乘客60%生还。(财富、权势、声望左右着生存规则))—研究与否的区别。

我们名师工作室去年中考后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那就是组织工作室的老师们对全国各地中考语文基础知识部分进行了为期一个半月的研究,找出了一些规律。并且把研究成果写成论文发表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下面先简单与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对诸位有启示。

一、在具体的生活化语境中学习语文(从2014年全国30个省中考语文试题中得到的启示)

研究去年各省中考语文试卷发现,语文学科在保留了一些传统考查题型时,出现了题型与内容上的不断创新:更加关注身边生活、不断体现了继承传统文化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考查学生文史哲综合修养能力和在具体交际情境中的表达和应对能力等,突出语文的综合性,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各省中考试题创新上出现了一个个亮点。

笔者就2014年北京、天津、上海、河北、河南、江苏、安徽、重庆、浙江、云南、吉林等30个省市区的中考语文试卷基础知识进行分析、研究和比较后发现:各省中考语文在考查字音、字形、词语运用、病句修改、仿写句子、名著常识、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还出现了许多新题型:如现代诗歌赏析(安徽)、猜谜语、写笔顺(北京)、制作名著书签(浙江)、应用文(河北)等。在考查内容上,除了着重考查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外,还体现了对学生历史、地理、政治等学科知识在生活中运用能力的考查,试题内容还体现了各地区地方传统文化的特色,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河南)的内容融入试题中。正确的价值观的重要:曹操与李世民的区别唯才是举[45年]与唯贤是举[290年]的区别;希特勒与巴顿魔鬼与战神

在对各省试题变化比较研究的基础上,一线教师必须适时改进教育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为2015年的中考做好备战。

1、再现生活情境,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基础知识考查

基础知识的考查,已经不是孤立的事情,出题者总是把读音、汉字、词语、句子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考量。这是我们所分析到的所有省市2014年语文出题者的共同选择。有时是设置一个生活场景,让考生在这个模拟的情境中答题,做到学以致用。学习语文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下面是安徽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基础知识部分的第2题,可以清楚的看出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考查基础知识的特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

动物在睡眠时,大脑能像人脑那样发出电波,也会做梦。如猫在睡觉的时候会竖起耳朵,嘴边的长须会颤动,有时还会轻轻地叫几声,好像在追捕什么目标似的。鹦鹉睡觉        把头藏在翅膀下面,    还可能发出低声的叫声。除了猫和鹦鹉之外,马和狗等家chù,以及其他一些哺乳类动物也会做梦。动物的梦有多有少。蝙蝠、老鼠比人更易做梦。鸟类很少做梦,爬行动物也很少做梦,因为它们必须随时保持对敌人的警告,以便能够及时逃脱。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颤(    )动    家chù(    )    哺(    )乳

(2)根据句子意思,将“偶尔”“常常”分别填入①②处横线上。

(3)将画线的两个句子改写成一个句子。(要求:符合语境,不改变句子原意)

(4)在画线处有一个词用得不恰当,可将“         ”改为“         ”。(要求符合语境)

下面我们来分析这道在具体的语境中考查基础知识的考题。

“颤”字是多音字,有chàn和zhàn两个读音,只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才能确定读“颤( chàn )动”;“家chù(畜 )”、“ 哺(bǔ)乳”道理亦然。

第(2)题“根据句子意思,将“偶尔”“常常”分别填入①②处横线上”更是突出了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词语的运用,离开了具体的语言环境,则无从答题。

第(3)题、第(4)题,题干本身就强调了“符合语境”,即要求在具体的语境中答题。

可见,我们的语文教学要突出强调“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训练。这也正好符合了语言学习的规律,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可以这样说: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考查语文基础知识,是各地的共同追求,也是将来考查语文基础知识的方向。

2、关注生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语文教师最好当班主任,在一个优秀的班集体中才有戏,管理学中有句名言大集体学习《水浒》,小集体学习《西游记》。马卡连科“最重要的教育手段是良好的教师集体和训练有素的学生集体”。因为这能更好的学语文

生活是最大的课堂,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即生活。这也是所有省市2014年语文出题者的不约而同的选择,可见,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热点新闻,了解感动中国人物、家乡文化名人、传统节日与洋节日并存、身边的楼盘名、店名、春联、广告语等。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发现语文,思考语文,积累知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这就要求老师和学生在教学中做到语文学习“生活化”,因此,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已有条件,多组织学生参与各种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主动求知、探索、思考、总结、感悟。学生的综合知识和能力主要是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慢慢积累形成的。

下面是重庆2014年中考语文试题基础知识部分的第7题,可以清楚的看出基础知识紧扣生活实际和热点问题出题的特点

综合性学习(11分)

今日,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全国总决赛在北京开赛,再次引起了人们对汉字应用和文化传承的关注。请你参加下面与汉字有关的活动,按要求完成任务,

(1)探究材料

请探究下面材料反映出的社会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写出你探究的结果。(3分)

材料:张女士的工作就是与文字打交道,她一向认为自己的文字功底还不错。在键盘上打字如飞的她,手写的机会越来越少,常常出现提笔忘字的现象,字也没有以前写得漂亮了。在观看“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过程中,她也拿出纸笔,在主考官念题后开始答题。令张女士深受打击的是,两轮听写下来,每轮14个词,她最好的情况是写对了一半。应该指出的是,社会上类似张女士这样的现象并非个例。

(2)趣解汉字

请你仿照示例,从备选汉字中选择一个,进行趣解。(3分)

示例1:劣——做事偷懒,“少”出了“力”,成绩自然比别人差。

示例2:碑——“卑”微的“石”头,被赋予了神圣的使命,就执著地站立了一生。

备选汉字:出、愧、海、您、协

(3)规范用字

学校食堂的菜品公示栏上有如下内容:

今日菜品

素菜2元:炒白菜、炖罗卜……

晕菜2元:青椒肉丝、木耳肉片……

  将公示栏中的两个错别字:    改为     ;      改为     。)2分)

  上面的错别字,你准备给食堂师傅提出来,请他们改正。你将怎么说?(3分)

不难看出,这道题所反映的有因为电脑手机等现代工具导致的“人们常常出现提笔忘字的现象”、公共场所错别字多和用字不规范现象、怎样倡导文明交流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等问题。与生活实践紧密相连。这样的例子在2014年各省市的中考题中无一例外的都有出现。例如北京的“海洋资源和海防建设热点问题”、天津的“待人接物的文明礼貌考查”、河北的“网络用语”和江苏的“上网时间调查”、河南的“汉字发展历程”、山东的“明星吸毒”及“春晚节目”入卷、广西的“校长吻猪一诺千金”的综合实践活动……毫无疑问,我们的语文教学要紧扣生活实际和热点问题。这是2014年各省市中考语文试卷给我们的启示。

3、研究试题规律,加强技法训练,掌握答题技艺。

中高考语文考查的范围虽然很宽泛,但规律性还是很强的。比如最简单的默写,一般一份有质量的试卷总会从先秦、汉魏、唐宋、元明清都会有的;再如名著考查,一般涉及:作家作品、主要人物、主要情节、典型事件等;题目形式有填空题和问答题两大类。出题往往是中外名著兼顾,长篇和作品集都有,具有全面性。例如安徽2013 年考的是《骆驼祥子》和《安徒生童话》,2014年考的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朝花夕拾》;天津2014年考的是《水浒传》、《朝花夕拾》、《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名人传》。辽宁2014年考的是《水浒传》、《名人传》、《童年》和《骆驼祥子》。这样一比较分析,规律性就出来了。

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有效指导学生认真阅读名著原著,尤其是利用寒暑假将中考篇目的多篇名著一一阅读,并做读书摘记、制作读书卡片、出手抄报、举办知识竞答赛或辩论会等,既让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得到锻炼,又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陶冶了情操。而在中考复习阶段,可以让学生再读一下青少年简本原著,如若实在不能读原著,一定要多看复习资料上的名著基本内容、故事概况及主要人物、情节等。并在多次浏览的基础上加强背诵,将重点内容熟记在心。

再如,关于修改语病题,要联系实际的学习生活需要,将常见病句的二十二种类型题目牢记于心,加强病句修改题型的训练。当然平时要让学生多读一些现代文、名家名著和初高中学生的典范作文,多积累语感,老师还要适当讲授一些汉语语法知识(如:句子主干、关联词搭配等),学生平时作文训练时,要求他们多自查自改,互查互改对发现语病、修改病句、积累语感也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中考备战前夕,教师要仔细研读考纲,并与前一年考纲对比分析,找出变动之处。训练答题时,要从审题、明确答题方向、语言组织准确严谨等角度做具体指导和要求,让学生掌握全面准确的答题方法和技巧,中考时就能遇题不慌,从容下笔,正确答题。

4、加大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开阔视野,创新教学。

教育部网站公布:“中考、高考将增加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比重。”我们知道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内容广阔。所以教师要在研究学生所处年龄、知识基础、心理特点的基础上,有效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如初中阶段,可以指导学生临摹名家书法,了解古诗词格律知识,自主阅读浅显课外文言文,学会欣赏我国传统音乐、戏剧、美术等作品。2014年各地中考也出现了传统文化热,例如北京的“成语故事和岳阳楼对联”以及“北京人遗址”,天津的“京剧脸谱、昆曲”和“蓟北雄关——黄崖关长城”等,上海的“安放爱因斯坦雕像”,重庆的“走进传统文化,传承‘仁’之美德”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辽宁的“雕版印刷”、“对联”及“沈阳市历代的名称”,河北的“最具价值的20个汉字调查”,山东的“筷子文化及成语大会”,陕西的“亲近书信、传承文化”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广东的“珠算申遗”,江苏的“书法字体判定”……都显示了各地对传统文化入题的重视。

因此,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既是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中、高考的需要,更是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不二法门。

在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时,不能仅仅要求学生记忆传统文化知识点,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传统文化蕴涵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人文涵养,让学生在道德人格上受到洗礼,人生观、价值观上受到指引和激励。

总之,2014年各省中考试题创新的导向是:考查学生文史哲综合语文能力及对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与运用。这就要求每个语文老师必须树立大语文的教育观,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把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有机整合起来,把语文教学与丰富的生活联系起来,努力营造丰富多彩的语文学习氛围,让学生快乐学习语文,自信迎战中考,提高人文素养。

 

二、2015年安徽省中考考纲(语文)解读

策略:课标引路捏准考纲关注变化,特别是减少的内容

总的来看:体例要求稳定,内容减改较大

1、学科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规定了该学科的课程目标(简称为“三维目标”),并清楚地描述了各方面的学习内容。然而并不是学科课程标准规定的所有学习内容都必须纳入学业考试的考查内容。

对于知识与技能,重点考查学科中的核心知识、原理和应用技能;对于过程与方法,重点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新知识的能力;对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会采取直接设题赋分的方式进行考查,它渗透在前两个方面的考查内容中。应该说明的是,没有试题能脱离特定的“知识与技能”,而单纯地考查“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此,从应考角度来说,对知识和技能的把握是最基本的。

2、《2015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考试纲要》(以下简称《考纲》)是新课标的具体化,是中考命题的依据。

2015年《考纲》【语文】,由七个部分组成:编写说明;考试性质与目标;考试内容和要求;例证性试题;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参考试卷;以及附录-优秀古诗文篇目和课外读物书目。

3、比较今年和去年《考纲》的异同点,要关注变化,充分发挥《考纲》的指导作用。

(1)优秀古诗文篇目和课外读物书目的变化:
文言文不列入2015年语文学科考试古诗文阅读的有
《鱼我所欲也》、《出师表》和《三峡》;不列入2015年语文学科考试古诗文默写的除了以上三篇,还有《蒹葭》、《饮酒》、《行路难》、《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雁门太守行》、《游山西村》和《山坡羊•潼关怀古》。这样,2015年考查的文言文是13篇,古诗有27首,属于真正意义上减轻了师生的负担,不过,对于古诗文的重视仍要持续。
    (2)课外读物书目(8部),其中新增加了《格林童话》和《红岩》,列入了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名著《繁星•春水》和《伊索寓言》;保留了《朝花夕拾》、《童年》、《西游记》和《水浒》。删去了《安徒生童话》、《骆驼祥子》、《罗滨逊漂流记》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也就是在2015年的中考考查中,有四部是“新”的,需要广大师生关注。个人认为,名著阅读贵在平时,课标规定的名著,在日常教学中就应该引导学生阅读,这样也不至于为了考试而读名著。

(3)编写体例中的试题变化:
仍然按照“编写说明”、“考试性质与目标”、“考试内容和要求(第一部分 语文积累;第二部分 阅读;第三部分 写作;第四部分 语文综合运用)”、“例证性试题”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参考试卷”编版。
   其中,阅读板块稍有变动的是第9条,“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阅读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删去了“阅读心得”中的“阅读”二字。
   例证性试题变动较多,具体如下:第2题“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题目做了调整,用语段式替换原先的三个小题;第4题用“默写杜甫的《望岳》的后四句”替换默写杜牧的《赤壁》;第6题根据下面的提示和语境填空。(任意选做两题)替换了三个小题,其中第(3)小题“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引入题目,具有时效特点;第8题用2014年“动物在睡眠……”替换了原先的一位九年级同学写了一篇题为“在语文世界里成长”的语段;第10题名著考题用2015年考题替换了原来的文学名著阅读题。
   阅读更换了较多的题目。[二]《故乡红叶》替换原来的“系在风筝线上的……”;[三]《怯懦》替换原来的“母亲的心”;[五]《宜居城市》替换原来的“当语言死亡时”;[八]《学者的态度与精神》替换原来的“成长是一件怎样的事”;[九]《桃花源记》替换原来的“马说”;[十]依旧是《送东阳马生序》,增加了短文题目;[十一]《出师表》(节选);原来的比较阅读“《曹刿论战》(节选) 《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变成了[十二];删去原来的[十二]“《小石潭记》与《与朱元思书》的比较阅读”。
    写作第1题用的是2014年中考“说说我自己”,删去了原来的“我们的心近了”;第3题用的是有提示语的半命题作文“为______画上________”,替换原来的“不会变的是______”;第5题用的材料作文“在陈全忠的《大地上的读书人》一文里,一个贫穷的孩子为什么在山路上读着借来的书而不觉得苦?……”替换了原来的“狐狸想钻进一个葡萄园……”;第7题有提示语的话题作文“传承”替换原来的话题作文“心声”。
    语文综合运用第1题用的是2015年“跌倒”,替换原来的“我与环境”主题实践活动;第3题用的是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全国总决赛……,其中有探究材料、趣解汉字和规范用字替换原来的“读书与交流”主题实践活动;第4题以“书香校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替换原来的“共建和谐家园”专题活动。
    从替换的题目数量上,可以看到安徽省毕业学业考试纲要“稳中有变”的趋势,今年的变化较大选题也关注到全国各地区(如北京、广东等)的中考试题

(4)关于试卷结构:应该说,同2014年相比,2015年语文试卷结构不会有多大的变化,但“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阅读”部分的分值会有微调,写作分值不会变动。

 

三、2015年中考总复习计划及策略指导

牛津大礼堂20根25万美元巨大橡木的事例——目标的重要性

按照惯例,我省2015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在6月14-16举行。从现在到考试也只有70多天的时间,据调查,目前各校新课基本上完,正准备或开始第一轮复习。

(一)精心安排复习计划

第一轮复习:3月-4月下旬。复习重点是“以本为本,以纲为纲”。本就是课本,纲就是考纲。

第二轮复习:4月下旬-5月下旬。复习重点是“专题训练,注重综合”。专题就是分类训练,综合就是模拟测试。要关注到全国各地2014年的中考试题,因为那些都是比较成熟的试题,便于学生拿捏,掌握规律,形成很好的答题能力。

第三轮复习:6月上旬,重点是答疑。解决学生应试疑难问题,调整状态,或举行一次模拟考试。

(二)复习策略重点指导

关于教辅资料的选用。现在九年级老师手头都有不少教辅资料和试卷,建议选用一套作为主复习用书,其它作为教师参考用书。特别应当注意的是:让学生做的每一道题目,都要有针对性、目的性一定要明确,决不能盲目。否则,只能加重学生负担。

第一轮复习重点将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优秀古诗文篇目中的名句背诵与默写。基本做法是逐篇归类整理,把40篇优秀古诗文的名句作一下积累,让学生进行背诵并经常默写。注意!绝句要全篇默写;词的默写,注意分清颈联和颔联。

(2)优秀古文的阅读与分析。分析近10年我省文言文阅读题:

2005年是《岳阳楼记》《醉翁亭记》

2006年是《孔子语录》

2007年是《小石潭记》

2008年是《送东阳马生序》

2009年是《鱼我所欲也》

2010年《岳阳楼记》《醉翁亭记》

2011年是《马说》

2012年是《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

2013年是《三峡》

2014年是《爱莲说》。

近三年考过的一般不会再考,因此应该特别关注近10从未考过的《记承天寺夜游》、《桃花源记》、《陋室铭》(因《出师表已明确规定不作考试内容);还要注意虽考过,但已过去了多年的《孔子语录》《小石潭记》《送东阳马生序》《岳阳楼记》《醉翁亭记》《马说》。根据《考纲》中“阅读”15-18项的要求,对前面列举的重点三篇和次重点6篇优秀古文逐篇进行阅读训练。

(3)进一步强化散文(小说)、说明文阅读的能力。有意识的挑选几篇典范课文进行评析,也可以从《读者》《青年文摘》《杂文报》中精选时文美文,根据《考纲》中“阅读”1-14项的要求进行阅读训练。(分析一下出卷者谈的出题程序)

(4)加强对“语文综合运用”的指导。从课本中挑选几课“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进行分析和指导。(第一部分已谈到)

(5)写作训练:围绕命题、半命题作文加强写作前的分析与指导,重点选用2013年、2014年各地优秀中考作文试题作为学生练习写作的材料,原则上一周写一篇。

第二轮复习重点将在以下方面提高应试能力:

(1)提高古诗文名句默写的得分率。基本做法是,通过试题或复习资料中的默写题进行专项训练,默写要求与中考一致,让学生建立得分率统计表。

(2)加强语段综合读写训练。基本做法是,通过试题或复习资料中的语段读写题进行专项训练,鼓励学生使用《新华字典》,养成好习惯。让学生建立得分率统计表。

(3)有针对性的进行现代文阅读训练。基本做法是,通过试题或复习资料中的语段进行阅读指导,尤其是精选散文和说明文两种体裁的语段进行训练。让学生建立得分率统计表。

(4)对规定篇目的几篇文言文逐篇进行阅读。基本做法是,一篇一篇的做到字词落实,翻译正确、完整,让学生建立得分率统计表。

(5)分几个专题开展“语文综合运用”。基本做法是,以主题班会的形式,设计几项活动,图文转换、改病句、写邀请函等。让学生建立得分率统计表。

(6)关于写作。建议选几个命题作文进行规范的辅导,一是写提纲(《南京条约》的签订是因为大运河被占领——抓关键的作用阅读、写作都如此),二是帮助选材(选材要与时俱进奥迪、迪奥、奥里奥),特别是选出学生有生活体验的素材,写好开头和结尾,恰当的修辞手法使用,尤其是议论性、抒情性的结尾。同时,挑选几篇高质量的考场作文引发给同学,共同研读与感悟。

当然,更重要的是平时的积累(余秋雨先生的大散文。他的《绑匪的信》有这样的一个故事。讲述故事:“过桥,顺墙根,转弯,见一亭,亭下有信”。[节奏、押韵,还用了顶针的修辞])。这是后话。但对我们语文老师可能更重要。

第三轮复习的几点做法供同行们参考:

(1)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先对前一阶段复习进行小结,可以告诉学生即将参加的毕业学业考试,不会太难的,要相信自己,要有信心。(近年我省的中考语文试题也确实不难,学生除了名著题外,其他所有的试题都没有理由不会做的)

(2)要求学生把以往的试卷整理一下,重点看看错的题。指导学生应试技巧,特别是看到中考试卷后,如何迅速的稳定情绪,先做什么,怎么分配时间等。

 

四、近五年安徽省中考试题研究

安徽中考语文试题在继承以往中考命题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稳中求变,稳中求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精神。值此,我们就近五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题做一些研究,着重探讨新课程改革实验的成果与变化,希望能对老师们在指导学生复习时以启发和帮助。

(一)结构总体稳定,细节上有调整(经过多年的历练,各省都形成了自己的固定模式)

题型

考查知识点及形式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语文积累

与综合运用

1古诗文默写2字音3字形 4字义 5修辞6名著阅读 7材料探究 8应用文写作 9句子仿写10材料辨别

1古诗文默写2字音3字形 4字义 5句式变换6名著阅读 7材料探究 8应用文写作 9病句修改 10句子补写

1古诗文默写2字音 3字形 4字义 5修辞6名作阅读7语言表达 8应用文写作 9病句修改 10句子补写 11标点

1古诗文默写2字音 3字形 4字义 5句子仿写 6名作阅读7图文转换8口语交际9句子排序 10病句修改

1古诗文默写2字音 3字形 4字义 5句子改写6名作阅读 7朗读节奏8句子补写 9句子仿写 10口语交际

阅读

议论文、记叙文:1论点2概括内容3句顺4句子表达式作用5阅读感悟6词语作用7句子比较(主要是填空、简答两种形式)

说明文、记叙文:1说明特征2说明方法及作用3内容概括4说明事理5记叙特点6表达方式及作用7阅读感悟(主要是填空、简答形式)

议论文、记叙文:1论点2论证方法3重点词句的作用4记叙内容概括5内容理解6语言描写心理描写作用7阅读感悟(主要是填空、简答题式)

说明文、记叙文:1说明内容和层次2说明对象和特点3说明方法4说明语言5仿写6阅读感悟7修辞及表达效果8阅读感悟9品味语言(填空简答)

议论文、记叙文:1结构层次2论点论据论证3内容理解4词句准确运用5情节合理6阅读理解(填空、简答、选择题

写作

半命题作文(可写为记叙文)

命题作文(便于写为记叙文)

半命题作文(可写为记叙文)

半命题作文(便于写为记叙文)

命题作文(便于写为记叙文)

卷面书写

分值5分

分值5分

分值5分

分值5分

分值5分

从上表可以看出,近五年安徽中考语文试题考查知识点及形式大致趋于稳定,局部上有调整。2014年突出了“句子补写、句子仿写、口语交际”的内容。试题的主旋律围绕“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定,现代文阅读记叙类文体必考,写作也以写为记叙文为宜。特别兼顾了初中毕业与升学两个方面的功能,为考生所认可,为社会所肯定。

(二)践行课标理念,考查语文素养

纵观安徽省近五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试卷,“语文综合运用”成为试题中的最大亮点,为语文同行所津津乐道,究其因,集中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和精神。这类试题以语文实践活动为载体,较为全面的考查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既兼顾到现行的不同版本的语文教材,又能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

下面对安徽省近五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试卷中“语文综合运用”板块的试题作一比较,不难看出在新课标理念背景下的课堂,生动活泼,充满生机。

项目/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主题

“感念师恩”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书信沟通你我他”主题活动

“我与环境”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文明出行”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展望未来”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考查项目

句子仿写

名言警句取舍

写宣传标语

图文转换

整合信息

朗读节奏

事例取舍

写请假条

写借条

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

书信写法

词语、句子修改,补写句子

修改演讲稿

修改短文

句子修改句子仿写

分值

12分

12分

12分

12分

12分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语文综合运用”遵从于课标,取材于课堂,活动的主体为学生,活动的组织者为教师或班主任。班会、综合实践活动是学校最基本也是最常见的学生活动之一,它是学生成长的园地,它是展示才华的舞台。让学生活动进入命题者的视野,无疑是新课程改革实验最突出的成果之一。同时,从命题的角度来看,我们也能看到一些共性的东西,班会、综合实践活动、演讲、口语交际、语言的实际运用受到命题专家的青睐,对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名著考查注重常识了解,符合阅读实际

近五年安徽中考试题对名著的考查,总体思路是避难就易,注重对名著常识的了解,符合初中生的阅读实际。

考点/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篇目

《水浒》

《童年》

《安徒生童话》《朝花夕拾》《繁星春水》《水浒》

《西游记》

《格列佛游记》

《骆驼祥子》

《安徒生童话》

《朝花夕拾》《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分值

4分

4分

4分

4分

4分

考查点

1、名著常识

1、名著常识

1、了解人物

1、了解人物

1、名著常识

2、熟知情节

2、了解人物

2、熟知情节

2、熟知情节

2、了解人物

(四)命题材料的选择更具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

研究表明,安徽中考语文命题阅读材料链接时代,贴近生活,满足需要。从考生反映的情况看,关键是读懂,正如于永正老师说的“课文读懂了,方法也就随之有了”。

 

考点/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现代文阅读

科学不怕挑战

微藻-可循环的“绿色油田”

成长是一件怎样的事

西塘古镇

学者的态度与精神

17分、5个题

15分、4个题

18分、5个题

17分、5个题

18分、4个题

议论文

说明文

议论文

说明文

议论文

乌兰巴统大草原上的九匹马

生机勃勃的太阳花

红橘甜了

远去的乡村

红书包

23分、5个题

25分、6个题

22分、4个题

23分、5个题

22分、5个题

散文

散文

散文

散文

散文

文言文阅读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

马说

曹刿论战

(节选)

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三峡

爱莲说

15分、4个题

15分、4个题

15分、4个题

15分、4个题

15分、4个题

文言文规定篇目

文言文规定篇目

文言文规定篇目

文言文规定篇目

文言文规定篇目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所用阅读材料文质兼美,难易适度,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现代文阅读材料全部选自课外,散文和议论文、散文和说明文的搭配相得益彰,文言文阅读材料注重课内,既考查了学生的基本功,又考察了学生利用所学知识阅读一般浅显的文言文的能力。

(五)写作命题形式基本保持“命题”、“半命题”轮流坐庄

考点/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写作

不会变的是  

在我们这个年龄

      在其中

那段   的日子

说说我自己

55分

55分

55分

55分

55分

半命题

命题

半命题

半命题

命题

材料与背景

水,有时是雪,有时是露,有时是冰凌,有时是雨珠……变的是形态,不变的是晶莹;日子,有时是甜,有时是苦,有时是幸福,有时是酸楚……变的是感受,不会变的是真实。生活中许多变化着的人、事、物,都是不变的地方。

十五六岁,正值花季。我们率真,我们自信,我们积极进取,我们充满希望。在与亲人、同学、老师的交往中,在获取知识、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开始明白,生活中有成功,也有挫折,有欢乐,也有忧伤。我们学会了理解和分享,懂得了感恩和担当……在这个年龄,我们正书写着自己的人生篇章。

先把题目补充完整。你可以从“趣”“美”“情义”“做人”中选填,也可以填其他的词语。

请你从“温暖”、“自由”、“孤单”、“烦心”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

请以“说说我自己”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感悟、认识。

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感悟、认识。

 

 

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感悟、认识。

从近五年中考作文的发展变化预测2015年中考作文的趋势,我们推测2015年安徽中考作文在内容上更富有人文性、民主性,更贴近社会、关注生活,使学生有事可写,引导学生有悟可感:感悟学习生活,感悟自然美景,感悟生活的馈赠,感悟遭遇的失败,感悟心理的变化,感悟民族的希望,感悟自己的成长经历。命题的形式依然是材料加命题或半命题,因为材料给了考生以提示,有了发挥的空间,但命题或半命题又给了他们以限制。但总的来看:写作对学生的限制越来越少,不给考生设置审题和写作障碍,让考生能充分发挥真实的最好水平。

总之,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情感源于生活。

 

五、2015年中考备考策略及命题预测

策略:掌握技巧,把握规律,明晰考点制定策略

(一)古诗文背诵默写

1、范围:《课程标准》推荐优秀古诗文50篇,其中文言文16篇,古诗词34首。但2015年《考试纲要》规定文言文13篇,古诗词27首。

2、依据:我省2015年《考试纲要》第一部分:语文积累的第7条指出:“准确默写《语文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优秀诗文的句、段、篇。”

3、策略:将规定篇目的古诗词名句集中默写一遍,便于背诵。但复习中不能只背默27首古诗,对13篇古文中的名句、重点句子也不能放过,不能只是口熟,要句句默写,一一过关。

4、常见的古诗文默写试题形式:

我省2010年以后的5年采用的都是连接式默写。而且是(1)6分的8选6的考查两个上下句的对接,(2)4分的考查整首诗(绝句)、或考查长诗中的前中后四句的默写(如七律中的首联和颔联、颔联和颈联、颈联和尾联)、或考查词的上阙或下阙。(2010年以前的6分默写没有选择,这也反映了考试越来越具有人文性的关怀

(其他的还有:A、理解性默写。采用提示篇名、内容要点和作用的方式,既考查对整篇诗文的背诵,又考查对记诵内容的理解。B、主题式默写。只是提示一种主题要求,如思念家乡、奉献精神或含有“月”、“花”等字眼的名句,要求学生根据主题要求任意默写,答案多种多样,不唯一。但这些我省近年来没有采用。2015年估计也不会用的)

背诵复习不但要强化记忆还要理解记忆,并且能够灵活运用。不但篇篇背诵还要字字落实,尤其是平时默写时经常出错的字,更要时时“温故”。

5、命题预测:预计2015年对名句名篇的考查,题型、分值会保持相对的稳定。复习时对于绝句、诗的颔联颈联、较短的词曲要特别注意。

(二)名著读物

1、范围:2015年《考纲》推荐了8部文学名著,特别要关注新增的4部,还要注意中外兼顾,尤其是《格林童话》和《红岩》,教材未提到,估计《红岩》大多数学生没有读过,教师要搞好辅导。

2、内容:按前几年考情,内容涉及作家作品、主要人物、主要情节、典型事件等。

3、形式:填空题型;简答题型。

4、策略:给学生下发八部名著的基本内容及篇目表,在浏览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文学常识及主要情节、典型事件;并且指导学生做一些模拟答题。

5、命题预测:尽管名著的内容很多,但进入2015年考题的还是一些主要的知识点,要以考纲规定的八部名著为准,就其中的主要人物、经典故事进行分类归纳,熟记于心。

(三)语文综合运用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课标如此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未重视,许多老师不引导,学生靠天收。当然,我不否认综合实践能力可以从平时的言行举止中积累,但有针对性地进行综合实践训练,一定能让学生遇题不慌,把握性更强。现在,语文综合运用题备受中考的关注,它以越来越灵活的方式出现在各地考卷上。

2、近年来“语文综合运用”试题特点:

生活性。设题的内容与生活紧密相连,有一定的地域色彩。

综合性。设题主要着眼于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注重书本学习和实践活动的结合,有时还有关注与其它课程的沟通联系。如历史知识、地理知识和自然知识等。

实践性、探究性。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在活动中的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策略:重视平时的动手动脑和探究。“语文综合运用”试题大致有七种考查形式:

一朗读节奏把握;二拟(标题、标语、主题词、广告语);三改(改病句);四仿(仿写、补写句子);五看(看图表、写信息,图文转换);六举(举例子、名言);七说(口语交际,你会怎么说?说明原因理由等)。

“语文综合运用”中有可能涉及到语病的修改,复习时要让学生知道检查病句的方法,了解常见病句的类型。

“语文综合运用”应对策略:

生活即语文。(举周易吃鸭蛋的例子)综合性学习题充分体现了“大语文”的特点,活动方式多样,涉及内容广泛,考查形式灵活,能考查出学生应用能力和综合素养,答题虽无对错之分,但有高下之别。

关注社会热点,丰富信息。大多结合社会热点设题,尤其是富有文化气息、学生有一定参与度的社会热点事件往往构成题目的背景材料。

了解实践方法,增强动手能力。综合性学习实践性强,平时应多鼓励学生去经历,去探究,有了参与体验和经历过程,做起题来就会得心应手。

认真审题,读透所给材料。要明确题目要求,不盲目答题。根据情境,恰当答题。相对于一般的语言表达题,这类题有特定的情景要求,其语言表达能力要求高,答题语言要准确得体,有层次感,不可含糊冗繁。

4、命题预测:2015年“语文综合运用”类试题仍然是主题综合性实践活动为主,设置3个小题12分,主题为当前的热点话题,雾霾、节能减排、社区活动、反腐、核心价值观等。

(四)关于散文、说明文阅读

近年考题回顾:

2009年现代文是一篇散文和一篇说明文;

2010年现代文是一篇散文和一篇议论文。

2011年现代文是一篇散文和一篇说明文。

2012年现代文是一篇散文和一篇议论文。

2013年现代文是一篇散文和一篇说明文。

2014年现代文是一篇散文和一篇议论文。

2015年现代文是一篇散文和一篇……

要想取得好成绩,要做到三点:

1、拓宽学生阅读面,培养学生浓浓的阅读兴趣。

2、加强阅读方法指导,给学生一个登山的手杖。

3、仔细找出学生答题存在的问题:

 (1)不认真反复研读选文,文章理解不全、不准、不透的情况下,盲目答题,所答天马行空,不知所云。

 (2)审题不准,没抓住题目中关键要求去答,导致答非所问,失分严重。

(3)偏离文意答题,不懂得结合全文内容或作者主要情感、主旨去解读词、句;导致答题不准确。

(4)答题语言不准,表述欠佳、重复啰嗦,抓不住关键点回答,甚至语句不通,答题思维模糊、无条理等。

 

散文阅读

散文类文章阅读三步曲:

阅读文章,整体感知;通读材料,思考并概括;基本内容、主旨,大致脉络层次。

审明题干:明确出处,要找原文相关段落,明白出题者考查的知识点及题型及答题技巧;选准段落,精读、分析、概括。

整体分析,全面作答,分点表述:结合主旨,抓住关键词句,理清答题步骤,用术语分点做答。

阅读指导策略:

1、层次结构(考与不考都应关注,它是读文必备的能力)

一是善于发现带有标志性的词语和句子;二是找出主要人物,弄清人物关系;三是明白事件的过程,弄清起因、经过、结果。然后提炼筛选主要信息。

记叙文的结构形式多样,一般从这几方面分析:作者的思路和行文线索;记叙的顺序和层次;过渡和衔接,伏笔和照应,开头和结尾等。

2、题目——题目的作用

(1)题目的象征意义。(2)一语双关。(3)作者感情的出发点。(4)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5)文章的线索。(6)文眼。揭示文章的中心。(7)吸引读者,新颖。(8)题目所用的修辞,要还原其本义后再分析其作用。

3、概括——概括语段、事件、全文中心

概括段意:(1)找出中心句。(2)摘要归纳。(3)合并归纳。(4)段末归纳。

概括事件:公式==什么人+什么地点+做什么事+有什么结果。概括中心:公式==通过什么事记叙+表现(赞扬或抨击、歌颂或揭露)什么感情(品质或现象)

4、分析——能抓住关键性语句,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

所谓关键句,就是标志文章层次转换的过渡句;准确、生动、极富表现力的句子;对理解文意起关键性的语句;表现人物形象和事物特征的重要语句;标志文章线索或主旨的语句。

应对技巧:结合上下文,一看内容,二看结构,弄清与人物、与主旨的关系。

结构上的作用:

在开篇:常作铺垫、对比、引起下文、总领全文、点题等。在中间:一般是过渡,承上启下;有时是照应前文,伏笔下文等。在结尾:呼应开头、总结全文、照应前文、扣题强调等。

内容上的作用:

在开篇:奠定全文感情基调、交代环境背景。在中间或结尾:画龙点睛、深化主题、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注意:一定要把中心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表述出来)

5、理解探究——探求人物产生某种性格、心理及行动的原因,或结合语境填写空缺的话。

(1)可把自己看成对方,具有对方的性格和经历,设身处地的感受。

(2)可结合人物性格、情感经历和作者倾向来推知。

(3)可根据上文预设的伏笔、铺垫和上下的情节衔接来领悟。

(4)补充的语言要符合人物的性格、身份、心理,要和上下文贯通一致。

6、提炼——理解并能分析文中人物(特别是小说)的思想性格及分析人物形象。

(1)主人公做了哪些事,从这些事中看出人物的什么基本性格特点

(2)抓住人物神态、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认真分析人物心态。

(3)注意侧面描写,其中常包含着作者的感情倾向,为主人公性格定位起关键作用。

(4)结合人物的年龄、身份、地位等加以综合分析。

7、赏析语言——能欣赏、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优美、精彩的语言,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1)分辨清楚所选语句的表面含义,再仔细分析它的深层内涵。

(2)结合修辞知识来分析语句,体味语句的情味和含义。

(3)联系词语的色彩,分析词语的感情色彩变化。

(4)结合上下文,联系主旨和人物的性格来分析,考虑词语对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起了怎样的作用。

常用的修辞方法及作用

比喻:使……形象生动,语言传神,有感染力;

拟人:把……赋予人的情感状态,含蓄地表现了……

反问:强化语气,发人深省,突出强调;

设问:引起人们思考,引起下文;

排比:强化语言气势,使语言精炼有力,强调了……

8、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9、常用写作手法:象征、对比、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反衬、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虚实结合、以小见大、渲染烘托、悬念、伏笔照应、直抒胸臆、正侧面描写结合、嗅觉味觉听觉(多感官)结合等。

10、体验感悟——对文章的内容(包括主旨)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谈自己的感受或启示。

应对技巧:回答开放题,首先要把握好中心,围绕文章中心,多角度思考,然后将其深化或升华,或结合自己的思想观点发表积极正确的观点,有独特或创新的见解,或就文章的某一方面内容及形式,作或正或反或辩证的评析。

注意:学会结合文章中心和人物思想感情来表述,不能另起炉灶,更不要逆主旨而行。

 

说明文阅读

说明文阅读三部曲:

通读全文:审文题,理思路,明确说明对象及主要特征。

精读文本:掌握各段说明的主要内容;理清说明顺序及全文结构;分析文章采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语言的特点(平实、生动、准确、科学、严谨)

读题作答:先通读考题,整体把握;再审清各小题题干,明确出题意图,然后回归相应文段,寻找关键词句作答。注意答题语言简明、条理清楚、用语规范。

阅读指导策略:

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

1、直接找出说明事物特征的句子

对策:看题目;在首段中找;抓关键词句(如:中心句、运用了说明方法的语句。)

2、概括说明事物的特征

对策: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

注意:全文以××为中心,详细介绍的特征即为事物的主要特征。

理清说明的顺序

说明文常见的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如:从古到今、从上午到下午、从一点钟到三点钟等

空间顺序:说明事物形状、构造,多在建筑物上使用。如:从上到下、由内而外、从左到右等

逻辑顺序:说明事理或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如: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个别;概括—具体;整体—局部、总—分等。

注意:说明文结构顺序一般有两种:总分式(分总或总分总)和层进式。事物说明文多采用总分式,事理说明文多采用层进式。

掌握常见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常见说明方法有:下定义、作诠释、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列图表、摹状貌、引用说明。

下定义: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说明了事物的本质特征(或科学事理)。

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注意两者的区别:

下定义:本质特征;准确简洁、概念不能替换;主宾可以颠倒。

作诠释:某一方面特征;自由灵活、具体详尽、概念可以替换,主宾不能颠倒。

举例子:举出具体有代表性的实例,来说明事物的特征。

答题对策:具体真切的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分类别:分类依次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答题对策: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打比方:即文中使用了比喻修辞处。

答题对策: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该事物的××特点,通俗易懂,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列数字(又称列数据):运用数字说明。

答题对策: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作比较:将两种或几种事物进行比较(对比或类比)。

答题对策: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

列图表(或画图表):运用图表来说明。

答题对策:直观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摹状貌:即文中细致描写事物形状、状态、特点(或描摹事理)处。

答题对策: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形象化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引用说明:①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②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

     ③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④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逸闻趣事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体会说明语言的特点及作用

说明文的语言要求准确和简明。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主要体现在表示程度、范围、依据、估计等修饰限制性词语的恰当使用上,如“可能、几乎、一般、大概、大约、或许、基本”等。

常见考题及答题策略:

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好在哪里?)

 答题对策:用了“××”一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能激发读者的兴趣(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

2、能否替换为另外一个词语?说明理由。

答题对策:①不可以;②解释原词的意思或内容;③解释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④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不符合实际。

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答题对策:①表态(删还是不删);②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大约、可能、左右”等词表估计;“多、有余”等词表数量;③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的意思了,太绝对了;④“××”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

4、从文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

答题对策:找出语言准确的词句,然后说明其作用。找准确词句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找有精确数据的句子;②找有概数的句子;③找使用限制性词语的句子。

5、指示代词的含义类型:指示代词如“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答题对策:①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一般往前找)。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②找到后,将找到的内容放在指示代词所在的句子中读一读,看是否合适。

开放性问题---说明内容的延伸和扩展。

 这类题目一般有两类:一是列举型的,二是谈认识和体会的。

 答题对策:①列举题必须紧扣题目要求回答,所列举的材料必须真实、准确、科学。千万不可张冠李戴、模棱两可、文不对题。

     ②谈认识体会的题目,答题时先表明正确的观点,再联系原文或生活实际分析,最后归纳总结。

 

(五)关于文言文阅读

一般考查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实词则常常考查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的词语;对句子的考查则侧重于关键句子的翻译(多在注释中,应要求学生背这重要的注释);课文内容理解;写作手法分析。

2009年——《鱼我所欲也》《过零丁洋》

2010年——《醉翁亭记》、《岳阳楼记》

2011年----《马说》

2012年----《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

2013年----《三峡》

2014年----《爱莲说》

命题预测:2015年的文言文阅读还是课内重点篇目,比较阅读的可能性较大,如《桃花源记》和《小石潭记》;《陋室铭》和《桃花源记》,命题材料比较丰富,另外,记承天寺夜游应重点复习。同时2011年及以前考过,但在考纲范围内的也不能放过。

(六)关于写作

作文分占试卷总分的40%(加卷面分),可以说是一个得分大户,占据语文考分的半壁江山。要想提高语文成绩,最好最捷径的办法就是提高作文得分率!但要提高作文成绩,只有加强训练,掌握方法,熟能生巧,才能稳操胜券。

(孙婧妍148分高考作文——阅读对提高写作的重要性[清华学生的常规模:父母是教师公务员、居住在城市、83%])

写作的基本程序:命题-立意-选材-布局-表达-修改

另外,要让学生的写作植根于生活的沃土。(如:莫言的隐秘的文学王国——高密东北乡,其实就是他的故乡高密县河崖镇大栏乡的文学再现。这与鲁迅的“鲁镇”,沈从文的“湘西”,福克纳的“约克镇”,马尔克斯的“马孔多”,都是相似的文学地理世界,他的几乎所有的优秀作品,都在这片充满想像力的土地上展开叙事的,并有意识地向历史纵深挖掘,向广袤的中国乡村无边地延伸。当然这是文学的真实,如他把王文义写死了,还赔了人家几瓶酒,父亲出来打圆场——土匪的种,才算完事。)这才是真正提高写作水平的正道,所以我们要让学生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写作世界。

1、命题作文的写作思路

(1)审题:明确主旨,确定题材。

(2)立意:确定文章的主题“新”、“真”、“深”

(3)选材:围绕中心,体现“新”、“真”、“小”

(4)构思:安排文章的结构层次。

(5)表达:用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表达

(6)修改:在默读中修改。

示例一:(2014年安徽卷)请以“说说我自己”为题,写一篇文章。(55分)

[提示与要求]

(1)可以写你的经历,也可以写你的感悟、认识。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解析】

命题作文《说说我自己》富有时代气息,符合现代初中生的突显自我的特点,让我们耳目一新,给考生很大的发挥空间。

这个题目容易出彩同时也难以把握,比较适合写散文,如果写记叙文,最好选两三个事例,从不同角度来诠释当今中学生的青春风采。在这个年龄段,考生都有自己的感悟和体验,尽可以抒真情、发议论。考生可以写成长中的喜怒哀乐和心路历程,可以写青春的感悟和收获,可以写对梦想的执着与追求,展现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

这道作文题基本没有审题障碍,容易入手,贴近学生的生活,每位考生都有话可写,利于写真话,抒真情。这样的作文题,不仅能够充分地展示出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考生关注生活的能力,还关注到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正确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考生可用飞扬的文采,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但要避免空洞和松散,还要在选材上力求新颖,立意上体现深度,展示新时代中学生健康阳光、积极向上的一面,巧妙点题、扣题,才能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

2、半命题作文的写作思路

(1)补全题目:审好题

(2)选择材料:自己感受最深的,左右可写的,写起来也最有把握的内容

(3)构思:安排文章的结构层次。

(4)表达:用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表达

(5)修改:在默读中修改。

示例二(2013年安徽卷)以“那段    的日子”为题,写一篇文章。 (55分)

 【提示与要求】 

(1)请你从“温暖”、“自由”、“孤单”、“烦心”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5)考虑到内备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解析】

题目形式。形式上看,上例采用半命题的方式,但因为补充的词语限定在了四个词中,所以也可以视为是四个命题作文中任选一篇。学生在考试中选了规定以外的词语的情况,还是有可能会出现的。

关键词分析。“那”字是个指示词,用于远指,暗示所写应为过去,如果写记叙文,应该用倒叙较为清晰。而且,“那”字是单指,那就只能写一段,而不能是几段。“段”字是个量词,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而且相对集中。当然,词义具有模糊性的,不能很确切地说应该在哪个范围内,但如果是三五天或三五年恐怕是不妥的。“日子”是有特定意义,至少应该是相对集中的,不能是短时发生的一件事,能够用所填词语概括的,是有经历的——突出“我”,是有心境的——突出“感悟”的。

选词分析。四个词中,温暖和自由是积极倾向的,孤单和烦心是消极倾向的。词义要界定清楚,比如“温暖”,可以侧重写事,也可以突出写人,但这事或人应该是令人感动的,或是美好的,或是给人以向上的力量的。比如孤单,可能是亲人不在身边,可能是缺少朋友,可能是专注于奋斗,可能是自卑自闭。不管选择哪一个,都不能写偏,比如温暖不是温柔,自由不是放纵,孤单不是悲伤,烦心不是痛苦。不管选择哪一个,都应该旨趣积极,注重成长。

写法分析。虽说要求中允许考生“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但因为要写“那段日子”,如果纯议论,不知怎么写。还是应该以记叙描写为主,兼用议论抒情。记叙描写部分重在写“日子”,议论抒情部分重在写所选词语。选材要相对集中,注重细节描写,注重对比衬托、欲扬先抑等手法的运用,写出波澜,写出动情点,引发共鸣。文风或朴实,或绮丽,但要考虑整体的一致性。

难点分析。写第一个容易得高分,主要是温暖的词义范围宽容,且正面积极,符合中国作文常规的“思想积极”的要求。而自由就不好界定了,可褒可贬,从形式上看,学生觉得没人管就是自由,如果这样写,因为受到“思想积极”要求的限制,还会转回来反思自由是不好的。孤单和烦心既不好界定,又要回到“积极”上,学生一不小心就把一个命题作文写成了一个半命题作文,比如“那段孤单的日子,我学会了坚强”“那段烦心的日子,幸好有好友的鼓励”等等,就把这样补充后的命题作文写成了万能型作文。

3、作文冲刺要点

提高作文分值的“八个一”:一个含蓄、新颖、深刻的题目(《中国教育报》的一篇文“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一个精彩、别致的开头;一个疏密有致的段落布局(一般中高考作文5至7段为宜,最好是递进式结构);一个优美的片段描写;一个清爽的文面;一组准确简明的精致编码文字(“过一点可以作‘无数’条直线”[好多好多条]例子);一个完美的结尾;一定的社会意义。

备考策略:

一个审题:审题目和材料;审写作范围;审文体选择。

四个要领:中心要明确;感情要真挚;材料要丰富;书写要工整。

四步构思法:第一步,明确一个中心;第二步,打造一个线索;第三步,选择一种写法;第四步,确定一个重点。

例文:两个妈妈

像天下所有母亲一样,我的亲生母亲不仅赐予我的生命,而且给过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和良好的教育。她特别注重我良好习惯的培养。从记事起,她就叫我自己动手、自己做事,总是那样的耐心,因而我的手工作业和美术作业一直是班里最好的。每当同学们问我时,我总是自豪的说:“我妈妈教的。”

可是,我十二岁那年,不知什么原因,父亲和母亲总是吵架,以至感情不合而最终分手了,法院把我判给了父亲。

过了一段日子,父亲给我找了一位后母。听别人说,是我这个后母把我生母挤走的。因此,我当时非常恨她,恨她拆散了我的家庭,恨她使我失去了母爱。人们都说:后妈心狠。于是新母亲第一天进我家时,我就给了她一个下马威:父亲叫我喊“阿姨”时,我叫她“第三者”。让她当中难堪。

后来,我逐渐感到后母并非想象中的让人害怕,她还挺关心我的。天气变冷时,她及时给我送衣服;每次回家,她总是烧我爱吃的糖醋排骨;父亲打我时,她总是护我;她还经常叫父亲送我到生母那里看看。慢慢的,我对她消除了敌意,怀疑我的家庭是她拆散的说法,还对她有了好感,愿意叫她“阿姨”了

记得有一次我起床迟了,眼看是赶不上学校的交通车,我不会骑自行车,爸爸又出差了,这是,阿姨二话没说,骑上自行车,带着我就往学校奔。我家离学校有二十里,又多是上坎。瘦弱的阿姨驮着我一米七的我,吃力是可想而知了。到了校门口,她已是大汗淋淋,上气不接下气了。望着受累的阿姨,我激动的喊了一声“妈妈”

我常想:我的家庭虽然经历过不幸,大人们感情上的事,我也说不清,也许有她们的道理。不过我得到了两母亲的爱是真的,因此,我感到自己是快乐的女孩。

中考语文,有条理、有层次、有针对性的复习十分关键。虽然语文学科的考试内容广博而庞杂,但是也有一定的方法、规律可找、可循,只要掌握了一定的技巧、规律,老师们定会事半功倍(这几年中考语文成绩不断提高就是例证)。

 

2015年3月29日

学校概况 | 校长寄语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版权声明 | 合作联系
版权所有:铜陵市郊区花园初级中学 地址:郊区陈瑶湖镇花园街道北大街
网站备案号:皖ICP备14009334号 技术支持:铜陵企速网络
皖公网安备 340721020000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