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的十大关系摭谈(程树平)
发表时间:2012/9/12 15:59:19 浏览次数:2104
新课程改革的十大关系摭谈
枞阳县花园初中 程树平 手机:13966613009
我以为,新课改的终极关怀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学习。新课程的本质是素质教育,也是平民教育,不是应试教育,也不是精英教育。它着眼于民族素质的整体提高,着眼于学生的未来,着眼于实践与创新,着眼于变人力负担为人力资源。
一、奴仆与主人
传统的教育,教师是权威,教学过程体现的是权威和话语,听话的学生,接受性的学生被视为好学生。在新课程里,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民主的、和谐的关系。这里只有共同参与、共同分享和共同提高,有主见、讲秩序、勤奋、创新、合作的学生被看好。总之,学生不是学习的奴仆(无休止的加班加点,任务繁重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使学生产生了厌学的心理,把学习变成了痛苦而不是快乐,这样,使学生成了学习的奴仆),而是学习的主人(轻松愉快的学习、寓学于乐的学习,具有成功感的学习,使学生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产生了学习的兴趣,为今后的可持续学习提供了动力)。
二、解构与建构
传统的教育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与逻辑性。学习时,学生着重于分析,着重于解构,把已有的只是(如积木)拆下来,在例中学,是范例式学习。新课程既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也注重知识的联系。既注重知识的解构(如拆积木房子),又倡导建构的学习(如搭积木房子),把分析与综合结合起来,把解构与建构结合起来。新课程中倡导创中学,是创学式学习。
三、学科课与综合实践活动课
学科课是基础课,它为创新学习提供了一个平台,没有一定的基础,创新学习就无从开展。学科课是学习的重点,这是无可争议的,把学科课虚无化是不符合课改精神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强调的是实践,突出的是创新,尤其是倡导一种建构的学习,如社会调查、项目设计、研究性学习。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注重联系实际,它既具有地域特色,它又具有丰富多彩的特性。
四、再现与表现、发现
传统的教育突出的是再现,学生死记硬背,纯粹性积累,学生的学习成了仓储式学习,学生的大脑成了仓库,记忆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往往决定了学生成绩的优劣。新课程不是一味地反对再现,对本质的、规律性的、精华性的、语言性的东西是需要记忆,需要再现的。新课程尤其关注学生的表现与发现,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有自己的观点、见解、创意、设想、解决问题的不同途径,提出各种新异问题,积极地参与学习的过程,在过程中,勇于实践、勇于创新、勇于交流沟通、勇于合作,这就需要表现与发现。
五、考什么与怎么考
考试不是应试教育的专利,它只是一种手段。新课程的目的是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因此,作为手段的考试,也要进行改革。“考什么”关注的是内容,我们的考试既应从积累的层面,更应从能力的层面,从综合的层面,从应用的层面,从创新的层面,从实践的层面,从思维的层面,从效率的层面,从灵活的层面来考虑。“怎么考”关注的是方法,我们的考试应该是多样化的,开放性的,应该把开卷与闭卷、自测与他侧、试卷考试与社会调查报告、实验报告和研究论文等能力性考试、学科成绩与各类成果展示等方式方法结合起来。
六、抛弃与扬弃
新课程不是对传统的教育内容和方法、手段采取抛弃的态度,而是一种扬弃。所谓扬弃,列宁曾有过形象的阐释。他说,给孩子洗澡后,倒掉的是脏水,不是把孩子也倒掉。我们的课改,也应倡导扬弃,把传统的优秀的东西留下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即使是有争议的东西也应有条件地、有限度地保留,对新的东西也是如此。
七、创新与创造
创造是“无中生有”,例如爱迪生发明电灯。创新是“有中生新”,是在已有基础上改进,如节能灯的发明。新课程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对中学生来说,进行开拓性的创造固然可贵,但难度很大。因此,宜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让学生知道,需要是创新之父,问题则是创新之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则是非常重要的。
八、内容与形式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一定的教学内容决定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形式与手段,不论这种形式与手段是传统的,还是新潮的。例如,我们在进行课改实验教学时,往往不加考虑地都要用小组讨论(合作性学习)这种学习方法,固然,这种学习方法是新课程推荐的学习方法,大力提倡,无可厚非,但一定要适合教学内容,不要走入形式主义的迷途。一堂优质课应该具有丰富性、科学性、艺术性、愉悦性,有时还具有缺陷的美,如断臂女神维纳斯。
九、求同与存异
过去,我们的思维往往强调求同,强调集中思维,例如标准化试题,标准答案,与老师的要求相同等等。现在一说创新,就强调求异,强调发散思维。对此,把思维的两个方面割裂开来的做法,我是不赞成的,我们不能从一个误区走向另一个误区。我们强调求同与求异相辅相成,求同,能抓住事物的本质与内在联系(即规律性),求异,能多角度、多侧面地思考问题,提供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
十、民族化与现代化
越是民族化的,越是现代化,越具有世界性,我们的教育应该植根于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如《易经》里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应该具有包容性与和谐性,应该具有自己的教育个性,应该有自己的教育创新,同时吸收外来的优秀的文化成果(如前卫的模式与方法),但不是生吞活剥地照搬,应联系自己的实际,这样,才能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我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应该有自己的教育特色,才能在某一方面领先于世界;一个学校,应该有自己的办学特色,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一个教师,应该有自己的教学艺术风格,才能吸引更多的学生。